美的成⻓|⾳科学⼦奋进不打烊寒假创作忙:我院学⽣执导的影⽚《司岗⾥:佤⼭回响》拟定 2 ⽉ 23 ⽇在央视播出

发布者:华海朋发布时间:2024-02-20浏览次数:107

2024年2月23日,由现代音乐与科技学院2020级音乐传播专业本科生李鹏宇执导的民族志电影《司岗里:佤山回响》(英文版)将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英文环球节目中心(CGTN)DOCUMENTARY频道播出(央视频官网、央视频APP等),首播时间为6:00,当天每隔六小时进行重播,共四次。(后可于央视频官网及App回放)。

司岗里:佤山回响

Echoes in Mount Wa

导演:李鹏宇

类型:音乐/纪录

语言:云南方言、普通话

首映日期:2023-12-07(华语音乐影像志展)

片长:44分钟

·第三届CMEFF华语音乐影像志双年展-“当代音乐生活奖”(2023)

·入选第二十届“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主展映单元(2023)

·入选广州“2023WE纪录“影展(2023)

·入选第六届大别山大学生电影节最佳音效奖(2023)

·收藏于中国民族博物馆、广州图书馆


影片简介Film synopsis

《司岗里:佤山回响》讲述了云南西盟人“司岗里乐队”队长老由(汤仲尉)将佤族民间音乐改编为流行音乐的历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他对于音乐文化变迁的思考。影片探讨了主人公的音乐创作的过程,展示了他通过何种方式从传统的音乐元素中获取灵感,并将其转化为具有民族内涵的流行音乐。老由认为,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是流行音乐创作的根本,只有深刻的习得民族文化,音乐创作才具有了“根”,才具有了能量。他依照对民族文化习得和掌握的程度为标准,把自己的音乐创作之路划分为不断深化的各个阶段。拍摄时,摄制组运用参与观察、质性访谈等方法,与拍摄对象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关系,在此交流与互动之上,彼此携手,推动少数民族音乐发展。 

下为创作历程与感受,全文约3000字,阅读大约需要 6 分钟。

“佤族人民是从岩洞里面走出来的,对世界中未知的东西充满幻想,都想去探索和了解。对我的意义也是这样,从出生开始到学习音乐、走上音乐之路,和佤族人民从司岗里走出来是一样的。”

 

启幕:开启田野

回忆项目开始的动机很是偶然,那个时候我刚刚制作完成了家乡饮食民族志电影《鱼丽于釜》,闲来无事,就开始思考如何把我的人类学兴趣同我的专业相结合起来。虽然我一直想了解脱胎于民间的流行音乐生产条件以及它们的演绎场景,但是我很清楚以我当时的理论认知和田野调查能力,完全不够支撑起研究和拍摄一个如此我从未了解的“异文化”。偶然于社交网络平台遇到了一位在云南省西盟县做田野调查的云南大学民族学研究生学姐蒋艳蓉替我“解围”,她告诉我说:“无论如何,我建议你来看一看。每位实际踏入到田野当中的人都是特殊的。”我的内心不允许我错过这段流行音乐与民间音乐的碰撞,更重要的是,我以这样的年龄与身份开展田野调查本身就是具有独特意义的。我决定继续采用影视人类学的方法,对我来说,通过影像看音乐,是一个新奇的尝试。

汤仲尉(右二)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音乐系

如果十年后再来研究,或许角度与想法会有较大变化,应当会更具有某个学科主体的范式思维,但同时也可能失去少年之气,这种少年的“无知”促使着我脚踏实地的走路。另一方面,每一个时刻的音乐实践都是独一无二的,十年之后,怕是又变了个样。影像是有价值的,我感谢我的老师郝巍,告诉我说:“要相信纪录影像本身,这个内容无法量化,有很多信息是当前没有意识到但是已经纪录下来了,不要想着当你有一天把他们的音乐研究透彻了,再去采访与拍摄,这是两回事。”

汤仲尉(右二)和西盟县阿佤来村的村民们

当下流行音乐文化越来越脱离地域的基本概念了,而加之几年疫情,音乐活动减少,流行音乐更呈现出一种网络化特征,失去了地理空间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能找到一种能够与地方有呼应的民间音乐,又融合了流行风格,可能这就是影片所讲述的音乐的个案价值。很多音乐人想为自己所在的,走过的城市找到一种声音,一种有差异性的,独特的音乐,但找到这种音乐又越来越难,独特的地域在网络空间中被抹平了。或许我应该于此对实际田野的“在场”流行音乐,开始了解与思考了。于是,我开启了田野之旅。

西盟县马散村的小朋友们

 

在场:西盟生活

在这个时代去到西盟佤族地区研究音乐,研究对象已经不是“孤立社群”的纯粹民间音乐文化了。佤族部落的样貌早已不像过去与世隔绝。面对城市化进程、乡村振兴工作的进展、经济的发展,这里变化太大了。我进入田野的过程比想象中轻松很多,在这里,朋友们不会怀疑我田野调查的初心,可以更好地排除资料真实性和偏向思维的干扰。这还是要感谢带我进入田野的每一个朋友——勐卡镇镇长余浩、远山文化的瞿毅成、青谷文化的汤仲尉等。我无法想象,当失去了当地已经做过的田野积累成果,当失去了进入田野的“引路人”,我该如何寻找和开展这样的流行音乐调查。在这里,当地人不会怀疑我的动机,我也不必过分担忧他们是否会提供最真实的资料与思考。

佤族非遗传承人岩特长与孩子讨论

我听到马散村的岩相太的独弦琴演奏,那首《孤儿调》直入人心,在他的吟唱中仿佛窥见佤族多灾多难的迁移历史,独弦琴拉起来,就像是“演唱者”在哭诉。于马散村,我在村民娜能家住,我仍然记得在空旷的“乡村振兴”新建的复式小楼中,没有家具,只有昏黄的灯泡,她的父亲、她的弟弟、和我,在送别所有来这里观光的“城里人”后,夜晚11点,围着火塘畅谈。水酒已经不知道喝了几道,年长者从房间一角拿出了像是珍藏的一瓶白酒,我们喝着。那天临走我把身上仅剩的三包烟留给了爷爷,我很高兴同佤族的人们一样,“不管我贫穷与否,我将与你分享我所有的东西,哪怕是一颗白菜。”

去到田野当中,当聆听当地人的声音,我发现,在闭塞的环境下,他们失语了,不是没有诉求,而是鲜有人把它们带出去,作为学院派难辞其咎。当地人对团队的评价很高,我问道:“你们觉得佤族的文化消失了吗?”老人的说法出乎我的意料:“木依吉神和阿依娥神(佤族崇拜的自然神)不会让我们的文化消失的,当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生活面临危机的时候,神一定会派人来指引我们,你们就是神派下来的。”

佤族非遗传承人岩相太在进行独弦琴表演

 

思索:音乐实践 

后来,随着田野调查和主题的深入,我选择了司岗里乐队的队长老由(汤仲尉)作为影片的主要角色。影片更像是档案片的形式,借用老由的视角,对云南流行音乐史进行了基本的梳理。现在的佤族人们,已经形成规模性的艺人群体,他们以音乐和民间艺术的现代展演作为他们的生计方式。在云南流行音乐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应忘记“寻根”的过程,因为唯有不断地“寻根”,从多元民族文化而来的流行音乐才能有底气、立得住。因此,我们不应忘记,流行音乐的蓬勃发展是以老由为代表的早期接触流行音乐的那批本土人的音乐往事作为先导的。

老由坚持十几年如一日,进行民族音乐学习、田野采风、融合音乐创作,道路艰辛。他深入乡村,和当地人民建立了深刻的联系,并且把发展的成果带回当地。老由认为,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是流行音乐创作的根本,只有深刻的习得民族文化,音乐创作才具有了“根”,才具有了能量。他依照对民族文化习得和掌握的程度为标准,把自己的音乐创作之路划分为不断深化的各个阶段。

老由(汤仲尉)和他的师傅非遗传承人岩兵

在《司岗里:佤山回响》中,有一幕是司岗里乐队在雪山音乐节中演唱经过老由改编的佤族民间音乐《摇篮曲》。这首歌,既是佤族母亲对孩子的爱护,又是在无时不刻的体现着司岗里乐队的摇篮就是绵长的民间知识与民族文化。

 

感悟:新的开始 

从民间走来的流行音乐不能脱离土壤,他们同系连枝,这也让我初步得到一个最宽泛的答案,想要学好音乐,最好看看他们的根基在哪里,音乐文化“种植”在哪里。如果它没有在地域上的本源,离开了音乐实践中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缺少了实际的生长体验,我们又如何才能理解它的内涵与价值,发掘它内在的、美的灵魂?老由说:“想听懂来自佤族的流行音乐,你最好在这多看看。”我不知道这句话是否只是一句艺术家的抒情、浪漫的表达。我在做田野时也有这个问号:主人公的音乐究竟多大程度上与“地方”形成联系,和实际的空间有关系,正如老由在影片的开头所说:“司岗是一个岩洞,佤族人民是从岩洞里面走出来的,对我来说也是这样。”你能在影片中看到老由的孤独:他是独生子,支边家庭的后代,祖籍在湖南,从小却在佤乡长大,他说他曾经没有归属感,现在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佤族人都觉得他也是佤族人。

导演李鹏宇与《司岗里:佤山回响》主人公老由

我必须承认,我的田野只是一种开始,我达不到直切学术主体的经验性的直觉和思考,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司岗里:佤山回响》的制作和展播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在二十岁的纯净年纪里,只有对田野的狂想、对记录的热忱——两年来田野的初步探索。影片制作完成后的这一年,我又阅读了很多人类学理论与民族志书籍,大量的理论知识涌入脑海当中,让我又有了新的思考。我越来越觉得,作为一种文化实践的音乐背后,还有更多隐藏的底层逻辑和结构。在我的田野工作开启后,就更需要折返回去,把“他者”的故事讲出来。关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变迁应如何走,我实难回答,仿佛慢慢的,我也成为了他们的一员,我也在问自己:我们该怎么做?我期望在未来回答这个问题。

 

 

图文|李鹏宇

排版|蔡泊宁 翟浩洋

初审|陆运 王书玲 郝巍

审核|嵇凤云 曹海生

 

《司岗里:佤山回响》

出品人|李鹏宇 徐驿旻 蒋天一

联合出品|汤仲尉 余浩 瞿毅成

参与制作|蒋艳蓉 魏天赐 李昊泽 李雨馨 肖雨鑫 吕昊天

鸣谢|卢柯昂 李雨菲 金鑫 范星宇 贡睿哲 岩相太 岩兵 李清 那么 娜英 娜能 岩乃 娜坏 牟珂成曹君毓尚耘帆卞语萌尹雪晴张喆徐李斯晗孙雨萱

鸣谢单位|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普洱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