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首届全国乐器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颁奖典礼暨精品乐器展览在南艺举办

发布者:华海朋发布时间:2024-08-28浏览次数:49

8月19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指导、南京艺术学院与中国乐器协会联合主办,南京艺术学院现代音乐与科技学院、科研处承办,南京艺术学院乐器研究所、中国声学学会等共同协办的2024首届全国乐器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颁奖典礼在南京艺术学院流行剧场隆重举行。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王世成,中央音乐学院原党委书记、中国乐器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赵旻,江苏省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协会理事长、江苏省文旅厅原一级巡视员陈芬,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俞锋,中国乐器协会专职副理事长孙瑞勇,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军,国家一级作曲家、演奏家、中国乐器协会副理事长卞留念,江苏省文旅厅科技教育处、南京艺术学院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领导,以及来自上海交大等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星海钢琴、蔚科科技、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乐海乐器、天津津宝等企业和自由职业获奖者代表出席颁奖盛典。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国家轻工业乐器信息中心《乐器》杂志、《中国乐器》杂志等媒体到会进行报道。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俞锋代表学校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契机,乐器设计与修造是推动音乐艺术创新转化的基础性学科,南艺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深化与中国乐器协会的交流与合作,培养更多乐器设计、修造人才,深化乐器开发、数字新材料、数字技术研究应用及高端乐器设计等学科建设工作,为乐器产业发展积极培养输送复合型乐器人才。

俞锋书记表示,通过此次大赛坚定了创新发展信心,增强了创新发展动力,彰显了创新发展魅力,以优秀的乐器设计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繁荣发展我国乐器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贡献。在大赛取得的成果上,不断构建符合乐器设计科学内涵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准确把握乐器创新设计的未来趋势,进一步促进创意成果转化,以立德树人的更实成效和学科创新的更大成果,培养更多可堪大用的乐器设计人才,助力书写中国乐器发展新篇章。

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王世成表示,此次大赛的举办是乐器行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他在致辞中分享了对赛事的五点深切感受:一是完善专业人才体系;二是健全职业技能体系;三是促进成果转化体系;四是加强学科体系融合:赛事进一步推动乐器设计技术与学科建设的融合,为产业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应对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挑战;五是培育新质生产力。

针对双方在全面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方面,王世成并提出四个建议:一是采用全新展示模式全面呈现优秀作品,为下届大赛和行业人才培养做好准备;二是注重成果转化,研究设计创新效益;三是创建活动品牌,乐器设计大赛与乐器学论坛将每两年交替举办,优化合作模式,创建品牌活动,提升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四是发挥会校优势,深度推进产学研用:中国乐器协会与南京艺术学院的合作应以“产业服务、艺术融合、学科共建”为核心,推进在乐器设计、数字乐器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拓展合作空间,大赛为发掘和培养优秀设计人才搭建平台,为行业人才体系的完善奠定基础。

南京艺术学院现代音乐与科技学院党总支书记嵇凤云主持颁奖开幕仪式,中国乐器协会专职副理事长孙瑞勇主持颁奖仪式和获奖作品音乐会。

作为大赛评审嘉宾,中国乐器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杨军博士在颁奖典礼上从站位高定位准、赛事规范严谨、体现广泛交流、彰显系统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点评。杨军指出,本次大赛章程合规、合理、合法,评审细则细致入微,确保评审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评审过程分为初审、复审和终审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由专家独立评价,不议论、不评论,真正做到客观公正。杨军表示,首届乐器设计大赛的成功举办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未来能够持续提升大赛质量,并吸引更多乐器专业人才加入。同时,他也对中国乐器协会和南京艺术学院的产学研用基地寄予厚望,希望这里能够多出新成果,再创新辉煌。

首届全国乐器设计大赛旨在为中国乐器设计行业注入创新活力,推动乐器设计的传承与发展。本次大赛以“创造·创新 转化·发展”为主题,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235件参赛作品,吸引了来自40家骨干企业、18所学校和相关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的作品参赛,充分展示了乐器设计的广泛参与性和多样性。获奖作品在外观设计、声学特征、发音原理、材料创新、工艺设计、智能技术、演奏性能等多个维度上体现创新的系统性。涵盖弦鸣、体鸣、气鸣、电鸣、膜鸣五大类乐器。参赛作品既有传统工艺的精粹传承,也有现代科技的大胆创新。经过严格评审,最终33件作品脱颖而出,分别获得综合金、银、铜奖及单项最佳外观、最佳声学一、二、三等奖。

获奖作品中有的在设计和工艺上表现出色,展现了乐器设计的创新思维。有的在设计理念和实用性方面表现出色,为乐器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有的在传统乐器基础上融合现代智能技术,通过独特设计与精湛声学在各自领域表现出极高的创新水平和实用价值。此外,大赛中还涌现出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市场潜力的作品,为乐器设计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部分乐器不仅在外观上突破了传统乐器的局限,更在功能上实现了智能化的飞跃,为乐器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颁奖仪式结束后,举办了由著名作曲家、演奏家卞留念领衔的专场音乐会。音乐会由国内著名器乐表演艺术家们使用本次大赛的获奖作品进行现场音乐表演,为观众带来一场全新的音乐体验。

音乐会的高潮由著名作曲家和演奏家卞留念的表演掀起。他首先用数字二胡独奏了名曲《帕拉迪奥》,展现了中国乐器设计的创新实力,体现了当代科技在乐器生产上的创新成果。随后,他倾情演唱了由中国乐器协会集体作词的《中国乐器之歌》,将乐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表达得淋漓尽致,激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通过音乐与设计的完美融合,观众得以领略到乐器艺术的无限魅力和广阔前景。

颁奖音乐会结束后,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举行了精品乐器展览开馆仪式,本次展览共为期6天,向全社会展示了中国乐器设计师们的精品佳作。展览过程中,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对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俞锋、南京艺术学院乐器研究所所长刘文荣就本次大赛组织与作品获奖情况进行了采访。

此外,首届全国乐器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览也同期面世。展览围绕图文并茂、精品呈现、美妙动听、在线互动,打造了四维一体的展示模式,让观众能够全方位感受获奖作品的魅力。与会的领导、专家、乐器设计作者以及艺术爱好者饶有兴趣的参观了作品展,倍加赞赏。

颁奖典礼后,南京艺术学院领导与中国乐器协会领导举行深入会谈,围绕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及拓展艺术教育领域创新实践展开广泛交流。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俞锋介绍,南艺通过引入工科人才和发展通识性新型课程,不断优化教学和科研模式。同时,南艺高度重视实验平台建设,已成功建立数字创新中心,并与多家企业合作,打造数字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实验平台。他表示,首先感谢中国乐器协会对南京艺术学院办学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为培养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国际视野的乐器设计艺术人才,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实践经验。第二,以举办本次首届全国乐器设计大赛为契机,升级合作模式,稳固合作机制,常设合作机构,联合南艺相关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建立工作专班,推进在乐器文化产业方面的自信自强,创新数字乐器艺术与产业成为文化强国先行区建设的标识。第三,打造与成立“数字乐器设计与研究中心”或“乐器研究院”,共建一批高质量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和重点实验室,设置博士后流动站。第四,聘请一批优秀的产业教授,在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服务国家战略方针、服务社会等方面产生新的更高质量的成果。第五,在“古林公园——中央艺术公园”创新南艺“520嘉年华”与“621国际乐器演奏日”联合举办模式,由一城到双城,甚至全国,在“全民共享、美育润心”方面充分发挥南艺的社会服务功能,展现多方面的音乐呈现模式,打造更有影响力的活动节日。

王世成理事长高度评价南艺在开放办学和跨界融合方面取得的成就。他表示,通过与南艺的合作,协会与学院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和了解,为未来深层次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王世成并提出了深化合作的五项建议。首先,双方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通过定期交流会议和资源整合,确保合作顺利推进。其次,双方应在乐器设计、制造、维修和教育培训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成立“乐器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推动传统工艺向现代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第三,建议拓展合作领域,特别是在国民音乐教育推广和国际乐器演奏日活动中,通过联合举办大型音乐活动和文化交流,提升乐器行业的社会影响力;第四,双方应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最后,王世成强调推动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建议与地方政府合作,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建立共享资源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助力中国乐器行业的创新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会谈结束时,双方达成共识,将探讨建立联席会议或联席办公机制,落实专班或专人负责跟踪合作的实施细节,以进一步推动乐器产业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共同谱写中国乐器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首届全国乐器设计大赛组委会立足当代中国乐器设计的发展现状与实践,致力于挖掘具有标识性、原创性和前瞻性设计理论的作品。大赛展示的作品既传承了传统乐器设计的精髓,也大胆探索了新材料和新技术,充分展现中国乐器设计师们的创新智慧与文化底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首届全国乐器设计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国乐器设计行业提供展示才华与交流经验的平台,还为行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南京艺术学院与中国乐器协会将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推动乐器行业在品牌化、中高端化、智能化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