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歌曲创作技巧与思维”⼯作坊圆满落幕

发布者:华海朋发布时间:2025-05-08浏览次数:17


为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实践能力,南京艺术学院现代音乐与科技学院与北京声量音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于4月21日至25日联合举办了为期五天的“商业歌曲创作技巧与思维”实践活动。本次工作坊吸引了我院流行音乐创作专业方向的本科生与研究生,以及传媒学院录音艺术专业的部分学生共同参与。

此次校企合作的主要目标是根据流行音乐产业的需求,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行业创作实践机会,培养其“创作-表演-制作”全链 能力,并探索人机协同创作的新模式,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国际音乐视野,帮助他们了解华语音乐行业的标准,积累优质的实战作品。

工作坊活动分为行业大师实践讲座与创作实战两个部分。北京声量音创校区校长陈美威携多位资深行业导师全程指导:一方面,围绕流行音乐产业的不同环节开展了六场专题讲座;另一方面,创作专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自由组队,围绕艺人的商业需求创作高质量音乐作品。

在专题讲座环节,台北城市科技大学副教授许恒瑞带来了《AI科技如何重塑音乐人的工作流程》主题讲座,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成果、优势与局限性, 以及 未来的发展趋势。讲座指出,AI可以在创作初期基于海量数据快速生成灵感片段,拓宽创作视野;在编曲环节,AI可根据设定的风格生成伴奏 ,节省时间成本,但仍需人工优化以弥补情感表达的不足。

3.jpg

李大可老师则以专业音乐制作人的视角,为同学们分析了当下流行音乐市场的热门风格、受众偏好变化及数字化营销模式,强调作品要想脱颖而出,必须兼顾艺术性与商业性。在讲 解如何为艺人量身创作歌曲时,他深入探讨了艺人形象定位、音色特点及演唱风格等要素,强调了定制化创作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同学们了解从小样到成品发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4.jpg

桌子老师以《Demo制作录音混音技巧》为主题,围绕案例分享了专业的音响制作技巧,包括人声和乐器的拾音方法,以及后期混音、母带处理中的关键要点,如乐器平衡与效果器的运用,帮助同学们认识到,优质的作品不仅需要创作灵感,更依赖精湛的制作工艺。

5.jpg

最后,知名音乐制作人陈美威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深刻的行业洞察。陈老师结合自己在索尼、宝丽金等国际知名音乐公司的经验,以及在《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声生不息·宝岛季》等综艺节目的工作经历,详细讲解了流行音乐产业的多维度发展态势。通过分析IFPI(国际唱片业协会)2024年的全球音乐报告,陈老师展示了中国音乐市场的崛起与全球影响力,强调了中国市场在全球十大音乐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6.jpg

在职业生态方面,陈美威老师对歌手、词曲作者、制作人等行业岗位进行了详细讲解, 特别提到中国音乐著作协会与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在版权保护方面的关键作用。最后,他总结了实现音乐梦想的五大策略,并鼓励同学们:“克服困难,战胜懒惰,勇往直前。”

7.jpg

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在声量音创导师团队的悉心指导下圆满落幕。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为音科院学子提供了优质的实践平台,帮助同学们拓宽了音乐创作视野,还产出了丰硕的实践成果。短短五天,学子们共创作了十余首各具特色的原创歌曲,部分作品已通过导师团队的协作制作,成功争取到入库或签约机会,为他们的音乐梦想打开了新大门。同时,音科院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对流行音乐敏锐的洞察力,赢得了行业资深导师的高度评价,充分展示了我院的办学实力与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