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乐器修造教师刘文荣受邀《东方卫视》连麦探古,讲述以石窟音乐考古传播盛唐之声

发布者:华海朋发布时间:2025-07-02浏览次数:11


5月31日,我院乐器修造教师刘文荣受邀在上海东方卫视《中国考古报道》栏目连麦,与上海音乐学院赵维平教授、敦煌研究员朱晓峰研究馆员共同为观众解读石窟音乐考古与千年丝绸之路音乐文化。

在敦煌石窟、云冈石窟等等佛教洞窟中,都留存着丰富的乐舞图像。但是经历上千年流变,古代乐器形态发生改变,古代乐谱几近消失,音响断层。

连麦中,刘文荣老师从石窟壁画如何搬上当代舞台,壁画中的乐器图像如何复原制作,乐器结构如何做到与古法符合,石窟壁画乐舞复原呈现是一个无限接近历史真实的过程,石窟壁画中无声旋律的当下解读等几个层面做了深度解读。

连麦中,刘文荣在复原敦煌壁画中的失传乐器时,还对如何平衡考古实证(如乐器残件、图像细节)与音乐实践(如音高调试、演奏技法还原),作出了针对性的解读。

连麦中,刘文荣从“文物考证”走向“活态发声”,结合自身研究,对“古乐重生”,在文化传承、精神共鸣乃至文明对话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做了诠释。

节目的最后,刘文荣认为,不管是乐器还是乐曲,还是乐舞的呈现,我们当下的复原一定是在无限的逐渐的去靠近当时的历史。我们很难说把它完全的再现,所以说这个也是当下,包括今后我们还是要继续要努力的地方。

刘文荣结合南京艺术学院艺科融合的创作思路,他强调,“这几年我们针对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做了一系列“古乐新声”的活动,就如何把古代的音乐用当下艺术呈现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当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怎么样去更好的弘扬,怎么样去走向世界做出了一些努力与成绩。

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学界与社会较大反响。

东方卫视《中国考古报道》为全国第一档考古文博类融媒新闻专栏,是继大型系列纪录片《何以中国》之后,上海广播电视台打造“文明探源看东方”融媒传播IP的又一举措。

《中国考古报道》由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担任指导单位,致力于打造及时权威的考古文博新闻发布平台,同时遵循“大考古”思路,通过深入考古现场、对话考古工作者,多角度探寻古代中国,力求以生动鲜活的新闻语汇,深入浅出地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建立考古成果与当代公众的记忆链接和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