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直属单位、二级院(校):
根据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会议精神及江苏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我校继续推迟学生返校。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有序进行,根据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厅〔2020〕2号)等文件要求,我校决定3月16日(周一)起启动本科非毕业生在线教学工作。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开展在线教学,最大限度降低疫情的不利影响,做到“停课不停学”,并以此为契机推进我校教学资源建设、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做好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本科非毕业生在线教学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内容
1.实施本科非毕业生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中公共必选课、专业必选课、专业限选课等课程的在线教学;
2.指导本科非毕业生完成公共任选课、专业任选课等课程的在线修读;
二、工作要求
1.落实责任统筹管理。加强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实行“学校-院系-专业”三级责任体系,做好层层压实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教学单位是本科课程教学的责任主体,要结合专业和师资情况,遵循“学校好管理、教师好操作、学生好完成”的实施原则,认真做好在线教学的组织实施工作,保障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能够有序、有效地开展在线学习,切实做到教学秩序有规范、教学质量有保障,确保线上、线下教学同质等效,确保学生一个不落。
2.合理调整课程安排。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提前筹划,精心组织。各教学单位应根据教学实际,充分利用教育部指定的在线开放平台和国家、省优质课程资源充实教学形式和内容,积极发挥教学团队、专业负责人和教学骨干的作用,合理调整、统筹安排本学期和下学期课程教学工作,制定教学计划调整和在线教学实施方案。建议将整学期大致分为前9周和后9周两个阶段规划课程安排,前9周教学以在线教学为主,主要安排理论类课程和条件成熟适合开展在线教学的课程;后9周教学以线下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线下阶段)为主,主要安排对教学设施、器材依赖性较强的课程。有外出教学环节的实践课程取消一切外出计划,经学校审核批准后可安排在正式开学返校后或下学期进行。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及学生返校实际再作调整,各教学单位可合理利用周末等安排好补课工作。
3.积极创设在线教学环境。各教学单位要组织任课教师参加在线教学知识技能培训学习,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大纲,优选和自建在线课程资源,重新规划课程教学内容,提前准备教学素材,充分做好教学预案,积极创设在线教学环境。充分利用教育部推荐的22个在线课程平台的2.4万门优质在线课程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择优选择合适的课程资源作为线上教学资源,辅以各种开放共享的教学资源、图书资源、新形态教材资源等,利用各类在线教学平台(中国大学MOOC、超星尔雅、智慧树等)、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云班课、学习通等)、社交通讯工具(企业微信、钉钉、腾讯课堂等)实施在线教学,以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直播课堂等形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进行线上讨论、线上答疑、线上考核等教学活动。
4.做好线上线下课程教学衔接。任课教师在做好自我防控的同时,按照学校统一部署,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执行好非毕业生本学期教学计划(特别在疫情防控期间,以在线教学为主)。应主动学习、培训现代教育技术,提前准备教学素材,明确当前在线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又要不断探索开学后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有机结合,做好线上线下课程教学衔接方案,做到在线教学和正式开学返校之后线下教学的无缝对接,确保线上、线下教学同质等效。
5.妥善制定特殊情况的应对预案。各教学单位要根据本单位教学实际,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根据学生分批返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开课班级、开课时间、开课地点和教学方式,对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和其他因疫情不能返校的非毕业生,建议按照教学计划同步实施在线教学,确保所有学生不因疫情影响学业。对个别居家学习条件受限的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要做好个性化帮扶和指导。对在指定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困难较大的个别教师,应为其配备助教,协助教师完成在线操作和课后辅导。
6.切实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在线课程内容意识形态的审核与把关,切实做好在线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安全保障,开展教学活动和所传教学资源均不得违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序良俗。要指导师生注重直/录播场景的规范化,做好个人隐私保护,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未经任课教师同意不得对在线教学活动进行录音、录像和传播。
7.保障在线教学同质等效。各教学单位要组织相关授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大纲,重新规划课程线上、线下讲授的教学内容,科学制订线上、线下教学的学时比例和学生的作业及考核方案;要将课程的教学目标、讲授内容、学习资料等上传到在线教学平台,及时发布授课通告,提前告知学生授课形式和学习方式。在线教学的主讲教师需优选或自建优质课程资源,加强任务布置、线上讨论、答疑辅导、过程考核等教学环节,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关注学生学习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线上授课与线下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提高课程的“两性一度”,坚决杜绝“水课”和“水考”。各教学单位要建立在线教学课程质量评价、监督与保障机制,做好课程审核、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督查,及时协调解决师生在授课和学习中的问题。要将教师及工作人员承担在线教学等工作计入教师教学工作量,强化质量考核,根据实际成效,在考核、评优、绩效工资分配时予以统筹考虑,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与创新,积累实战经验,产生更多更好的教学成果。
三、工作安排
1.接到通知后,各教学单位应立即成立由学院领导、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务秘书等组成的本科在线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做好内部资源统筹,认真落实学校要求,制订实施方案或细则,确保在线教学的实施,落实到每一位师生和每一门课程,做好在线教学的监督和保障,确保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2.3月6日前,各教学单位要做好本单位在线教学摸底动员工作。对教学任务、师生状况仔细排查,摸清情况,确保一个不落。若部分非毕业生课程适合和毕业生课程混合编班教学的,可做并班调整。若教师因疫情防控不能按时授课,由各教学单位安排接替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若学生因无网络环境或不具备在线学习设备等确无法参加线上学习的,各教学单位和任课教师要提前摸清情况,做到“一人一策”,如提供必要的物资资助,或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学生获取课程资料进行自学,完成作业,返校后安排一定的补课和辅导,保证每个学生都不落下。具体调整事项、人员名单及方案请及时报送教务处。
3.3月8日前,各教学单位根据教学实际,合理安排教学调整,或做好周末补课计划,并及时在教务管理系统中调整排课安排,发布课表或补课计划安排表供学生查询,建立课程QQ或微信联系群,方便任课教师发布授课通告、上传相关教学资料等。
4.3月9日-13日,各教学单位完成非毕业生课程补选、退选工作,并尽可能多渠道、多方式和学生取得联系,指导通过班级群完成课程修读确认工作,确保不落下一个学生、不遗漏一门课程。同时,协助任课教师在在线教学平台创建课程班级,导入相关学生名单后,任课教师对所选用的教学平台和教学工具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带班测试。
5.3月13日前,各任课教师完成非毕业生在线教学第1周的各项教学准备工作。开课期间,教师应在授课前3天完成本堂课的各项备课工作。具体准备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1)课程基本信息,包含课程简介、课程团队、课程目标、课程大纲、课程教材、考核方式等;(2)课程教学资源,包括PPT课件、电子教材、课程教学视频等,其中采用直播教学的教师必须提前做好课程教学视频作为备案,建议课程教学视频按知识点分切做成10-15分钟每集的短视频,而不宜做整堂课45分钟时长的长视频;(3)互动环节设计,包括课堂测试、话题讨论、作业布置等教学环节的准备,以及与学生网上互动,检查学习效果、到课情况的方案。为保证在线教学有序进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教学资源等应及时在教学平台发布,并同步上传至课程QQ群或微信群。
6.3月14-15日,各教学单位对任课教师上传的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检查及审核,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确保教学资源完整,规范教学秩序。
7.3月16日正式启动非毕业生在线教学工作。各课程集中辅导环节安排在课表排定时间内进行,以免课程之间存在时间冲突。任课教师要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关注学生学习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在线研讨、辅导答疑。
8.6月底前,完成非毕业生课程在线教学及课程考核;7月8日前学期所有成绩全部录入教务管理系统。
附件1: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本科非毕业生在线教学工作安排表.docx.docx
附件2: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本科非毕业生课表.docx.docx